起運港:
目的港:

國際物流查詢-價值169億!中韓8家船廠競爭新船訂單,中企有望拿下

 海運新聞     |      2020-02-28 22:16

價(jia) 值169億(yi) !中韓8家船廠競爭(zheng) 新船訂單,中企有望拿下

2020年02月27日 12時 金十數據

在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之際,中國企業也正在加快複工複產的步伐,全球供應鏈也隨之切換回往日正常運轉的狀態。近期有兩家航運巨頭將正式下單訂造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而這筆總計12艘總價值24億美元的訂單已經吸引了中韓兩國八家船廠參與競爭。不過,有聲音指出,鑒於目前韓國防控預警升級,中國造船企業或許有望拿下這筆訂單。


 

  
據國際船舶網2月25日報道,德國赫伯羅特和日本海洋網聯船務(ONE)兩大航運巨頭已經確定計劃分別訂造6艘23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新船將在2022年中期交付。


  
而參與競爭這些合同的船廠包括中國滬東中華、江南造船、大船集團、揚子江船業和南通中遠海運川崎,以及韓國三大船企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參與競標的八家造船廠已在上個月提交了初步技術和商業報價。


  
報道稱,以目前的船價來看,造一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中國船企給出的報價大約在1.7億至1.85億美元,而韓國船企的報價約為1.8億至2億美元。基於這一價格,赫伯羅特和ONE的共計12艘超大型集裝箱船訂單總價值最高將達到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9億元)。有分析認為,在當下的全球造船業,中日韓“三足鼎立”格局已進一步向中韓“兩強爭霸”態勢演變。



 

  
相較之下,中國船廠具有價格優勢;同時,作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中國在技術方麵也具備相對優勢,2019年,以載重噸計,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均居世界第一。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手持訂單共計36艘,其中有13艘訂單由中國船廠負責建造。


  
分別是滬東中華拿下達飛輪船5艘和地中海航運2艘的訂單;江南造船拿下達飛輪船4艘和地中海航運2艘的訂單,需要注意的是,達飛輪船的訂單將在今明兩年交付,地中海航運的訂單則在2021年至2022年交付。然而,由於受到突發衛生事件的影響,大量船舶建造進度不得不延遲,船舶交付可能延遲4至6周時間。目前,中國滬東中華、大船集團、外高橋造船等主要船企都已經向船東發出了“不可抗力”通知,暫停或延遲交付時間。


  
在此情況下,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也把2020年全年新船訂單成交量的預期值由2019年年底的7500萬載重噸下調至6750萬載重噸,下調幅度為10%。


  
此前有韓國造船業人士認為,在中國船企受疫情影響而停工之際,韓國船企將有機會搶奪中國船企的新訂單。然而,韓國造船業也無法獨善其身,時下韓國已經發布最高級別“嚴重”預警,如果該國沒有及時有效控製情況,同樣會對韓國的生產生活造成影響,而造船產業也難免受到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船廠全麵複工的序幕緩緩拉開,我國造船業也將迎來更大的機遇。最新數據顯示,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複工率超過72%,而上海三大船廠外高橋造船、江南造船、滬東中華造船早在本月10日就掀起複工大潮。可以預見,在造船業步入正軌之後,中國船企有望憑借著價格競爭力和技術優勢拿下這筆24億美元的訂單。


  
來源;金十數據

返回首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