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zhuan) 業(ye) 分類】機場運營 【文章編號】37-2019-0063
【瀚明注:這篇文章是由我的日本同事用漢語寫(xie) 作的。他還正在學習(xi) 撰寫(xie) 專(zhuan) 業(ye) 文章,盡管我和王編輯多番校對,可能仍有詞不達意之處,希望各位同行能夠指正。】
上個(ge) 月,老師李瀚明先生在北京的民航趨勢論壇和各位同行分享了他的經驗。托他的福,我在北京吃了烤鴨,看了故宮,度過了非常愉快的兩(liang) 天。但是,那段時間,地球不太平:17日中國的四川宜賓地震以後,18號日本山形地震,24號雲(yun) 南楚雄又地震,7月份美國的洛杉磯再地震。在此首先為(wei) 各位衷心祈福,希望受災地區能夠早日複興(xing) 。
防患於(yu) 未然。作為(wei) 世界上唯一一個(ge) 全國位於(yu) 地震帶上的發達國家,日本深知大地震對災區的影響。除了地震預警係統之外,良好的地震應急預案對最大限度降低地震損失也很有必要。我在這裏試著用漢語,向各位中國的朋友介紹日本的經驗和做法。
發現問題:陸路運輸在地震麵前十分脆弱
2004年10月23日發生在新潟縣的6.8級地震,造成了68人死亡,四千多人受傷(shang) 。更嚴(yan) 重的是,地震造成了上越新幹線、越後本線等多條鐵路幹線和關(guan) 越自動車道、北陸自動車道等多條高速道路的暫時關(guan) 閉,這使得新潟縣的救災物資運輸一時成了大問題。
圖:多山的新潟縣,交通依賴穿行在山中的隧道。
盡管新幹線、高速道路等陸上運輸工具,在平日內(nei) 對日本的人流物流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地震帶來的線路斷裂、橋梁垮塌、電氣中斷等問題下,它們(men) 無法發揮抗震救災的作用。在這次新潟地震中,上越新幹線上的朱鷺325次列車,10節車廂中有8節出軌。雖然十分幸運的是155名乘客裏無人傷(shang) 亡,但出軌列車的殘骸阻礙了鐵路運輸,直到12月28日才恢複通車。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也發生了新幹線等鐵路的橋梁受地震而垮塌的情況。
圖:新潟地震時上越新幹線列車出軌事故的現場。高架橋上方的電車已經歪斜。
圖:1995年阪神大地震導致的橋梁倒塌和線路變形
所幸的是,新潟縣的機場(KIJ/RJSN)在地震發生時,盡管導航設施受到了一定的損壞,但經過搶修後還可以降低標準運行。於(yu) 是,日航和全日空在日本國交省的安排下,安排了每天10個(ge) 來往東(dong) 京羽田和新潟機場的往返航班,通過機腹貨艙運輸災區必須的食品藥品和設備。日本自衛隊的運輸機也得以通過機場進入災區。“幸好還有新潟機場在,真是太好了”,這是當地居民的心聲。
提出方案:機場在地震中扮演的角色和任務
後來日本國交省總結新潟地震以及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的教訓,在出版的《關(guan) 於(yu) 地震災害時空港應當具備的職能和空港防災據點計劃的討論》(《地震災害時に求められる空港の役割と空港防災拠點計畫について》)中認為(wei) ,機場的抗震安全需要從(cong) “機場本身的個(ge) 別耐震性”轉向“機場作為(wei) 救災樞紐的總體(ti) 抗震性”。討論文件中總結了地震時機場的作用如下:
1.災後非常早期時:確認受災地的受災情況供媒體(ti) 參考,安排直升機將被困的傷(shang) 者從(cong) 廢墟中救出,轉移重傷(shang) 員到災區外接受治療。這一階段,機場內(nei) 主要運行的機型是直升機;
2.災後3日內(nei) :此時,醫生等救援人員和食品、藥品、燃料等救災物資將經由固定翼飛機來到災區。這一階段,機場內(nei) 主要運行的是固定翼的民航機及軍(jun) 用飛機。
3.災後長期:此時,為(wei) 了促進災後複興(xing) ,需要確保定期航班的運行,並在鐵路、公路等交通恢複前,起到臨(lin) 時的代替運輸的作用。這一階段機場內(nei) 主要運行的是民用客機。
4.同時,機場本身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防災功能,用於(yu) 旅客避難的情況。
日本國交省以新潟機場為(wei) 例,總結了三個(ge) 階段所需的機場設施:首先應當恢複的是管製塔、航油、消防、除雪、直升機機坪;其次應當恢複跑道、滑行道、固定翼飛機停機坪、VOR等基礎助航台、以及聯外公路;最後恢複航站樓、ILS等進階助航台等設施。請看示意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