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供應鏈管理專(zhuan) 家協會(hui) (CSCMP)發布了最新年度物流報告。該報告被供應鏈管理者、物流專(zhuan) 業(ye) 組織與(yu) 個(ge) 人視為(wei) 了解美國物流活動的主要參考,其反映上一年美國經濟和物流業(ye) 主要發展和未來趨勢。通過12個(ge) 要點可以概覽上述報告。
1、宏觀經濟下行,貿易不確定性大。美國經濟增長預計會(hui) 放緩,企業(ye) 和消費者信心指數不高,美國經濟發出警示信號。貿易不確定性影響波及物流市場,而且貿易摩擦可能帶來的物流服務需求轉移或將引起庫存增加。
2、托運人手不足,就業(ye) 誘惑加大。2018年中期,托運人勞動力峰值過後,貨運價(jia) 格基本恢複正常。但托運企業(ye) 逐漸意識到,司機雇用難是結構性問題,隨著人口結構的改變和新型商業(ye) 形式出現,如電商履單中心給出較高報酬爭(zheng) 奪勞動力,承運企業(ye) 和托運企業(ye) 亟須適應市場變化。
3、包裹市場巨大,末端競爭(zheng) 無休。亞(ya) 馬遜正在培養(yang) 消費者對更快派送需求的習(xi) 慣,也影響著競爭(zheng) 對手。這就讓“最後一英裏”的創新、合作與(yu) 技術革新變得更加迫切,但更重要的問題在於(yu) ,托運企業(ye) 要選準競爭(zheng) 點究竟在哪裏。
4、鐵路保持優(you) 勢,更應做好服務。鐵路運輸有確定規劃性是其優(you) 勢,且其資產(chan) 和勞動力管理嚴(yan) 格。但是鐵路運輸過程還需完善,需縮短運輸時間,這樣才能長期盈利。
5、海運蛋糕很大,仍需留意新規。橫跨太平洋的海運承運企業(ye) 在中美貿易摩擦中成為(wei) 主要受益者之一,2018年業(ye) 務高峰期運輸價(jia) 格甚至成倍增加(主要是因為(wei) 國際貿易企業(ye) 希望在增加關(guan) 稅之前將更多貨物運抵目的地)。但是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承運企業(ye) 就要開始為(wei) 2020年1月將實施的國際海事組織(IMO)限硫新規做好準備,要為(wei) 其排放付出更高代價(jia) 或是改用低硫燃料。
6、電商包裹利好,環保低價(jia) 湧來。電商和消費者對快遞速度的需求給航運帶來了長期樂(le) 觀預期。航運在數字化的進步也減少了辦理業(ye) 務時的紙張消耗,網絡化操作也為(wei) 托運人提供了透明的承運價(jia) 格,迫使承運企業(ye) 開始動態調整價(jia) 格。
7、倉(cang) 儲(chu) 租金增加,自動化降成本。雖然增速不及過去6年,但2018年美國倉(cang) 儲(chu) 租賃需求保持增加,供應的增量沒有滿足市場需求。倉(cang) 儲(chu) 運營和服務水平提高的同時,為(wei) 了降低人工成本,倉(cang) 儲(chu) 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
8、三方物流供應,仍需深度合作。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為(wei) 客戶創造更多價(jia) 值,如倉(cang) 儲(chu) 利用率更高、末端派送時效更快。但與(yu) 此同時,這些企業(ye) 的合作關(guan) 係仍處於(yu) 戰術合作期,尚未實現深度合作。
9、貨代影響較大,巨頭整合開啟。升級的貿易摩擦或將對企業(ye) 造成較大影響。可能當前更重要的是對現有業(ye) 務的整合,如全球物流巨頭DSV對瑞士巨頭Panalpina的整合。貨運代理的命運如何還要看眼下業(ye) 務進展順利與(yu) 否。
10、管道運輸充足,刺激出口增加。隨著美國油氣生產(chan) 和需求的增加,2018年以來管道運輸能力也在增強,主要是吸引了私募股權的進入。這可大大緩解運能緊張,尤其是加大從(cong) 西得克薩斯盆地到墨西哥灣海岸的油氣出口。
11、區塊鏈技術強,仍需理念認同。區塊鏈技術價(jia) 值巨大,但隻有企業(ye) 形成強大的網絡才能夠找出一種聯合解決(jue) 方案。區塊鏈技術對於(yu) 目前要解決(jue) 的問題來說還很不現實,其最大的障礙並不在於(yu) 技術,而是參與(yu) 不夠,這就需要區塊鏈技術相關(guan) 成員間嚴(yan) 格做好數據保密,減少安全風險。
12、5G即是未來,變革行業(ye) 布局。3年內(nei) ,5G將會(hui) 降低供應鏈所有環節的運營成本,提高可視性。5G低延時性及大容量連接可以提高效率,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布局的完善,5G將會(hui) 賦能物聯網、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化工具。無縫操作和無人操作將給物流業(ye) 帶來本質性變革,從(cong) 而帶來更高收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