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曆史,我們(men) 發現從(cong) 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引爆第一次工業(ye) 革命開始,製造行業(ye) 經曆了以蒸汽機為(wei) 代表的機械化時代、以電力為(wei) 代表的電氣自動化時代以及以計算機為(wei) 代表的信息時代。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5G、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導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正掀起變革浪潮。
那麽(me) ,何謂“智能製造”?
這個(ge) 概念的提出最早要追溯到1989年日本曾經提出的“智能製造係統”。但我們(men) 現在所理解的智能製造,即是由物聯網係統支撐的智能產(chan) 品、智能生產(chan) 和智能服務。
這事實上包含三部分核心內(nei) 容:1)數字化;2)網絡化;3)智能化。
所謂“數字化”,是指將工業(ye) 信息轉換為(wei) 數字格式,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或控製的過程;而“網絡化”則指新的軟硬件技術將生產(chan) 者-機器,機器-機器,消費者-生產(chan) 者之間的相關(guan) 內(nei) 容連接,形成數據、流程互通的基礎,即萬(wan) 物互聯過程;第三個(ge) 層麵則是“智能化”,指通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提高全流程的自主化水平。
前兩(liang) 項內(nei) 容伴隨著計算機的大規模普及以及互聯網的發展,目前已經日趨成熟。據雷鋒網了解,潘雲(yun) 鶴院士在2019中國(杭州)工業(ye) 互聯網大會(hui) 上的報告指出,工業(ye) 互聯網(網絡化)從(cong) 2008年到2016年專(zhuan) 利發展很快,但2016年後,專(zhuan) 利增長速率開始下降。分析這個(ge) 趨勢的原因,主要在於(yu) 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熟,而5G和人工智能的出現開始極大地影響工業(ye) 的發展。5G發展的本質上還是在“網絡化”上影響當代的工業(ye) ,而人工智能則從(cong) “智能化”的層麵上全麵提升智能製造的水平。
從(cong) 技術層麵來看,當前人工智能主要有八大關(guan) 鍵技術在製造業(ye) 中有廣泛應用,分別是深度學習(xi) ,增強學習(xi) ,模式識別,機器視覺,數據搜索,知識工程,自然語言理解和類腦交互決(jue) 策。在這八大技術的支持下,製造業(ye) 得以做到自感知、自適應、自學習(xi) 、自決(jue) 策。
另一方麵,自2012年至今,基於(yu) 算力、算法和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興(xing) 起已經7年時間,人工智能逐漸進入了2.0時代。在這一階段,伴隨著智能芯片、雲(yun) 計算以及各種開源算法的發展,算法和計算力已經基本不存在堡壘,邦德物流查詢 ,而數據則將成為(wei) 主要驅動力,推動人工智能更迭。在此階段,大量結構化、可靠的數據被采集、清洗、積累和變現。
在產(chan) 業(ye) 革新方麵,潘雲(yun) 鶴院士提出,人工智能2.0將與(yu) 工業(ye) 進行深度融合,在 5 個(ge) 層麵上對製造業(ye) 進行革命:
第一,生產(chan) 的智能化。這包括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生產(chan) 過程的智能化,在人工智能(例如機器視覺、機器人技術等)的輔助下,工廠中將實現包括部件的分揀、裝配、焊接、搬運等完全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cong) 而大大地解放勞動力。二是生產(chan) 管理的智能化,通過對生產(chan) 的優(you) 化,協同製造、柔性製造、員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工廠優(you) 化等,極大程度上降低了生產(chan) 損耗。這也是目前被談得最多的智能製造的內(nei) 容。
第二,企業(ye) 經營的智能化。這包括對用工需求預測和分析,包括生產(chan) 成本管理、財務管理、資產(chan) 管理、情報管理、決(jue) 策管理等。
第三,產(chan) 品創新的智能化。包括智能產(chan) 品的創新,AR/VR+產(chan) 品、個(ge) 性化定製等。
第四,供應鏈的智能化。包括供應鏈的風險管理,物流管理,零部件管理,供應鏈金融管理,供應鏈優(you) 化等。
第五,經濟調節的智能化。包括產(chan) 業(ye) 的市場趨勢分析、政策分析、優(you) 勢的分析、競爭(zheng) 和合作的分析、產(chan) 業(ye) 畫像、招商輔助決(jue) 策、引才輔助決(jue) 策,還包括區域經濟分析、經濟景氣預警、經濟協調的輔助決(jue) 策。
自2015年我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至今已經4年,其中智能製造作為(wei) 其中五大關(guan) 鍵領域之首,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得到了快速發展。然而人工智能仍處於(yu) 其發展早期,技術突破及商業(ye) 論證需要更長時間。另外,人工智能應用環境和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信息和安全法規、企業(ye) 自身的能力都成為(wei) 企業(ye) 麵臨(lin) 的主要挑戰。
為(wei) 助力“中國製造2025”,加速人工智能對智能製造的推動作用,由中國計算機學會(hui) (CCF)主辦,江蘇省人工智能學會(hui) 協辦,軟件新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化協同創新中心、南京智能製造軟件新技術研究院以及江蘇唐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CNCC 2019“人工智能應用趨勢之變——從(cong) 製造到智造”技術論壇將於(yu) 10月17號下午在蘇州金雞湖國際會(hui) 議中心舉(ju) 辦。
論壇將深入討論以人工智能為(wei) 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的深度融合將如何引發生產(chan) 方式、產(chan) 業(ye) 形態、商業(ye) 模式等變革,同時也將深度剖析人工智能發展的關(guan) 鍵性技術難題、技術及應用未來發展趨勢等核心問題。
主要議題包括:
1、人工智能在智能製造領域應用麵臨(lin) 的關(guan) 鍵性技術問題;
2、機器學習(xi) 給智能製造行業(ye) 帶來哪些突破性變革;
3、傳(chuan) 統的製造業(ye)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
4、人工智能在智能製造中的典型應用分享;
5、智能製造發展過程中可能會(hui) 麵臨(lin) 的社會(hui) 的問題;
6、智能製造的未來發展。
論壇嘉賓
論壇主席:申富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