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羅馬機場開始“刷臉”登機 圖源:《信使報》報道截圖
有沒有想過,你的臉就是你的通行證?這一暢想很快就能實現:今年11月底,羅馬菲烏(wu) 米奇諾機場將推行生物識別技術,試行“刷臉”登機。屆時,無需登機牌和身份證件,旅客通過麵部識別係統即可完成登機。
綜合意大利《信使報》、fanpage網站報道,這項新技術將於(yu) 11月底在羅馬菲烏(wu) 米奇諾機場開始試行,用於(yu) 1號航站樓的85號和86號登機口,即荷蘭(lan) 皇家航空公司旗下的由羅馬到阿姆斯特丹的航班。
·生物識別係統如何運作?
據報道,這是“刷臉”這類生物識別係統首次在意大利機場使用,接下來幾個(ge) 月米蘭(lan) 利納特(Linate)機場也將引入,預計2021年開始在整個(ge) 意大利推行。該係統在旅客網上辦理登機手續時獲取相關(guan) 數據,旅客到達航站樓,來到名為(wei) “fai-da-te”的自助機器前,將護照放在掃描儀(yi) 下,同時進行麵部識別,比照旅客證件和機票預訂信息的參數,生成一個(ge) 名為(wei) token的臨(lin) 時數據秘鑰,用於(yu) 後續的安檢、登機等,不需要護照等旅行證件,隻需一路“刷臉”。所有數據將在登機1小時後被清除。
·手提行李內(nei) 的液體(ti) 和電子產(chan) 品無需取出過安檢
不僅(jin) 如此,在明年的2月到3月間,菲烏(wu) 米奇諾機場還將引進最新的手提行李安檢儀(yi) 器。據報道,這款儀(yi) 器已經開始在米蘭(lan) 馬爾彭薩機場(Malpensa)試行,可以在不將液體(ti) 和電子產(chan) 品從(cong) 行李箱中拿出的情況下,對行李進行X射線光掃描,即可獲得更為(wei) 精確的高清圖像,從(cong) 而記錄並向操作員報告任何異常情況。新的安檢儀(yi) 器還能識別少量的爆炸物品。這樣一來,在安檢時,旅客無需將洗發水、沐浴露、平板電腦等產(chan) 品從(cong) 手提行李中拿出。為(wei) 了加快運營速度,不久前才重新開放的米蘭(lan) 利納特機場也推行這一方法。
·走在科技最前沿,新加坡機場和北京首都、大興(xing) 兩(liang) 大機場早已推行自助值機係統
由此可見,科學技術正在改變著我們(men) 的機場體(ti) 驗,意大利的機場就是很好的例子。不過,要說在這條科技道路上走得最遠的,還要數新加坡。
新加坡樟宜機場4號航站樓,在2017年為(wei) 出行旅客提供全套“暢快通行”(FAST)流程,是全球首個(ge) 在大型機場推行此套服務的航站樓,旅客在離境的各個(ge) 環節都可選擇自助服務完成操作,該流程包括值機、行李托運、通關(guan) 以及登記,安檢驗證則需通過麵部和生物識別技術完成。
圖片來源:新加坡樟宜機場官網
而北京首都機場從(cong) 2018年起就已開啟“人臉識別”安檢係統,在身份檢查環節,旅客一共需要經過“兩(liang) 道門”的核驗,過去的人工證件檢查崗換成了機器查驗。第一道門的機器可以對旅客的登機牌和身份證進行核驗,第二道門則用來進行人臉拍照,實現身份比對。而在新建的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旅客在辦理登機牌的時候進行人臉識別認證,不需出示任何身份證件即可完成“掃臉辦票”。如果旅客的麵部人像信息未進入係統數據庫,自助值機設備還會(hui) 詢問、提示旅客是否進行麵像采集,一旦錄入,旅客今後自助值機將更方便更快捷。
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大興(xing) 機場站檢票口。(圖片來源:新華社/張晨霖攝)
不久前,SITA(國際航空電信公司)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ju) 辦的2019年度創新論壇上描繪了未來的旅行場景:借助生物識別技術,無需出示登機牌和身份證件,旅客隻需“刷臉”,簡單快捷。
該技術在阿姆斯特丹機場和蓋特威克機場(易捷航空公司航班)已經開始使用。在接下來的幾個(ge) 月,意大利航空公司(Alitalia)從(cong) 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到羅馬的航班也將推行。
·數據信息引發隱私安全擔憂
如今,全球有38個(ge) 電子登機口,約1000萬(wan) 人次使用。SITA的專(zhuan) 家還指出,在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下,人們(men) 借助智能手機,在家就能完成數字身份的創建。還有人預言,未來幾年,數字身份不止適用於(yu) 單次旅程,而是被記錄在數據庫內(nei) ,可一直用於(yu) 登機而無需出示證件和登機牌。當然,這也將產(chan) 生隱私安全問題。
機場“刷臉”技術的目標是給民眾(zhong) 帶來更多便捷,但很多民眾(zhong) 並不持支持態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