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提升國際貨運通道能力 促進國際物流暢通
物流新聞 | 2020-06-04 16:21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瞿文斌):記者18日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有關部分正采取切實舉措提升中國國際貨運通道能力,促進
國際物流暢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國際貨運出現了國際郵件積存、部分重要生產物資、醫療物資及消費品國際運輸困難等題目。在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水運局局長李天碧先容說,為保障
國際物流供給鏈的穩定,多部分聯合采取了多項措施。“鼓勵航空公司用客運飛機直飛貨運運輸。進步中歐班列運輸保障能力,主要是增加班次密度。開辟國際快船運輸,通過減少掛港、進步航速,縮短運輸時間。為解決郵政快件的積存開辟了新的渠道。加強運力調配,通過口岸接駁運輸等方式,保障國際道路運輸的正常進行。”海運是國際貨運的主渠道,中國外貿進出口貨運量的90%以上是通過海運完成的。今年一季度,受疫情的影響,中國境內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下降了4.6%和8.5%。李天碧表示,為了進一步穩定海運暢通,交通運輸部等部分重點從暢通外貿運輸通道、促進外貿運輸便利化、降低進出口環節的物流本錢、營造良好外部環境、強化機製保障等采取了10多項具體措施。“根據外貿運輸需求,引導班輪公司及時恢複因疫情影響削減的航線航班。我部會同相關部委,研究落實階段性免征和降低進出口貨物的港口建設費、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等,為穩外貿服務。據統計,這個階段性降費約在70億元以上。我們積極與主要的貿易夥伴以及國際海事等國際組織進行溝通協調,避免針對國際米兰体育全站航行船舶出現過度的防疫措施。” 中國國際郵件和快件的運輸大部分是通過客機腹艙進行的。受到海外疫情的衝擊,國際航班大幅削減,導致客機的腹艙運輸嚴重萎縮,國際郵件和快件的運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先容說,為全力保障國際寄遞渠道的暢通,國家郵政局會同有關部分積極應對,支持郵政、順豐、圓通等擁有全貨機的郵政和快遞企業通過開辟國際新航線、增加新貨機等方式來擴充運能。“組織企業通過洽商客改貨,增加包機,點對點包機、尋求海運和國際
鐵路運輸渠道以及增加海外倉等方式,來加強國際運力的供給。一季度,國際和港澳台郵件快件累計完成了3.2億件,同比增長9.5%,
海運報價
國際快遞,行業呈現出逆勢增長、穩步回升的態勢。”在此次發布會上,國鐵團體貨運部主任趙峻先容說,針對歐洲疫情日益嚴重,防疫物資需求逐步加大的情況,國鐵團體將國際合作防疫物資納進到重點保障運輸之中,采取優先承運、優先裝車、優先掛運等措施,確保應運盡運。“我們對各地班列運輸防疫物資的情況進行了初步的統計,目前中歐班列累計發運防疫物資44.8萬件,1440噸,主要到達意大利、德國、西班牙、捷克、波蘭、匈牙利、荷蘭、立陶宛等國家,並以這些國家作為節點,分撥到更多的歐洲國家,有力地促進了國際防疫合作。”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