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構建和完善中歐班列價值鏈
物流新聞 | 2020-06-04 16:20
中歐班列是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國家間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是新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歐班列發展迅速,隨著運營規模的迅速擴大,推動中歐班列以現代物流為載體,構建國際貿易、產業與金融價值鏈意義深遠。中歐班列的核心價值不在運輸,而在於嵌進國際貿易、金融、產能合作等功能,構建適應我國開放新高地、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國際經濟貿易新格式。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我國應高度重視中歐班列在陸向運輸中的經貿金融價值,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向縱深發展,加快構建包括國際陸運提單、國際陸運結算、陸向國際貿易條款規則等在內的國際供給鏈和國際經貿新規則體係。中歐班列的開通為“一帶一路”建設作出積極貢獻,但其價值還需進一步進步自“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以來,中歐班列作為踐行倡議的重要體現和推進設施聯通的重要內收留,取得了積極進展,網絡覆蓋麵不中斷擴大,班列運輸的貨物品類、運量特別是返程運量日益增多,國際影響力和品牌效應明顯提升,不僅改善了我國內陸地區的國際運輸條件,也密切了與沿線國家地區的交往合作。然而,目前中歐班列應有的價值有待進一步發揮與挖掘。一是其功能相對而言存在局限。當前,中歐班列更多停留在國際運輸功能實現層麵,關注班列開行數目和運量等的增長,特別是多地將拓展回程貨源作為政策重點,缺乏從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布局與協作、國際經貿、金融協同等方麵的係統考慮。二是全程組織能力和價值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擴大。在運輸層麵,中歐班列盡大多數利潤由國外獲取,在我國對境外段物流組織和運輸價格話語權十分有限。在貿易金融層麵,單證流轉、憑證處理、支付方式及費用條款等完全參照國際海運規則,我國多數班列公司既不直接參與運輸,也不具備單據、結算、保險與風險防控等運作能力。三是“遍地開花”及補貼亂象較為突出。多地不論是否具備條件,均依靠高額補貼開行或謀劃開行中歐班列,補貼方式單一直接,
海運費,不講策略,造成資源資金浪費,利益多被國外物流、製造、貿易等企業獲取,既擾亂了運輸市場秩序,也給我國帶來了反補貼等國際貿易摩擦風險。強化
國際物流、貿易、產業、市場深度聯動,探尋完善國際經貿規則和範式從運輸經濟性來看,中亞班列發展意義重大。從功能看,中歐班列主要是通過
鐵路運輸解決內陸不臨海國家和地區國際貿易的運輸題目。隨著鐵路技術升級和模式改進,中歐班列在時效性、靈活性等方麵相比海運有一定上風,但實際運行本錢很高。盡管隨著我國中西部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產業和消費升級,電子、裝備等高附加值產品對中歐班列有一定市場需求,但真正能夠承受實際運輸本錢的有效需求有限,多數地區難以形成符合鐵路大批量運輸特征的市場規模,而且內陸國際航空運輸發展也進一步擠壓了中歐班列需求空間和使用範圍。就運輸層麵而言,中歐班列局部集聚式發展尚難形成規模經濟效應,若遍地開花則題目更大。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僅以國際運輸為目的,開行中歐班列必要性相對有限,但開行至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中亞班列則具有經濟性和可行性。然而,中歐班列發展的價值恰恰不在運輸層麵。發達國家依托國際海運建立完善了
國際物流和貿易規則。國際運輸是國際經貿合作的載體,國際運輸能力直接影響國際貿易、產業鏈分工和價值分配能力。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全球化產業布局和貿易發展中依托其所主導的國際海運,同步構建了一套服務其全球產業布局和價值鏈分工的國際貿易、米兰体育全站金融和物流規則體係。在國際運輸業務的單據流轉、交付形式、結算方式、法律適用等規則中,推進相關國際貿易的價格、結算、保險等交易規則,依托國際海運,形成了具有
國際物流、貿易、金融等功能和價值形成力的國際航運中心、交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中歐班列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其為載體,探索構建並完善符合“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物流和經貿規則。我國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進出口貿易國,在新一輪國際經濟格式調整中機遇與挑戰並存,需要以“一帶一路”為重點構建全麵開放新局麵。在西向陸向貿易下,既有國際
鐵路運輸規則尚不完善,套用海運貿易規則存在缺陷。中歐班列作為貨物流轉的實體載體,具備嫁接貿易、結算、保險、交付等規則的上風,建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探索構建和完善國際物流、貿易、金融新規則。構建國際貿易、產業與金融價值鏈的建議一是研究推行圍繞中歐班列的“中國提單”,優先研究鐵路運單提單化。提單既是運輸單證,也是物權憑證和金融工具。建議依托中歐班列,加快研究以提單為核心載體且符合實際的國際多式聯運規則體係,探索設立國際多式聯運提單。結合既有國際規則和貿易術語,加快研究建立依托中歐班列及陸路國際多式聯運等貿易術語和條款。重點研究推進鐵路運單“提單化”,率先在國內多式聯運領域試點,成熟後向“一帶一路”重點國別國際多式聯運領域推廣。“中國提單”探索推進過程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技術、模式等創新。二是以中歐班列結算為重點,打造一批國際陸運金融結算中心。推動中歐班列運輸與交易結算一體化,在對貨物品類、單據單證、操縱規程、責任劃分、保險理賠、結算方式等做出一致性規定的基礎上,建立運輸單據與銀行結算、結匯等單證的關聯機製。改變目前中歐班列集結點僅為貨物拚裝集散地發展模式,在內陸金融基礎條件較好地區,高品質探索建設一批具有創新拓展能力的國際陸路運輸金融結算中心,為中歐班列和國際多式聯運提供全程全套金融服務保障,全麵提升國際運輸組織力。三是完善支持方式,依托中歐班列米兰体育全站,建設以服務強大國內市場、實質性嵌進國際產能合作的國際經濟廊道。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從減少和平緩國際貿易摩擦角度,用好政府補貼,逐步取消單純的運輸補貼,加強對經貿、產業等聯動以及金融、信息、單據、規則、標準等方麵資金和政策支持,重點培育具有全程國際運輸組織和金融服務能力的企業。跳出單純運輸功能視角,發揮交通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功能,帶動中歐班列規模化發展和貨值進步。按照打造有深度產業關聯的經濟貿易走廊和經濟產業關鍵要求,利用我國進口商品展覽會等平台和契機,研究優化中歐班列高質量整合發展題目。(作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 樊一江 謝雨蓉)來源:經濟日報
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