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運港:
目的港:

海關總署發布一季度和3月份進出口數據。據海關總署統計,以人

 物流新聞     |      2020-04-28 16:04
4月14日,海關總署發布一季度和3月份進出口數據。據海關總署統計,以人民幣計價,3月出口同比下降3.5%,進口同比增長2.4%,雙雙優於市場預期。
 
從整個一季度來看,進出口總值6.57萬億元人民幣,比往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萬億元,下降11.4%;進口3.24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983.3億元,減少80.6%。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貿易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外貿發展質量繼續有所進步。
 
對於外貿數據超預期,李魁文表示,“數據是冰冷的,但是數據是說實話的”。疫情給外貿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需要從不同角度進一步分析和觀察,海關總署正在進一步觀察和分析外貿形勢。我國外貿發展麵臨的困難不收留低估,但我們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將疫情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降至最低。
 
先來快速了解發布會要點:
 
1、3月進出口額同比雙雙優於市場預期。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較1-2月收窄8.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9萬億元,下降3.5%;進口1.16萬億元,增長2.4%。
 
2、一季度我國對東盟外貿增長逆勢增長。東盟以1154.1億元的上風取代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
 
3、一季度,中美貿易總值6680.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3%。一季度我國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2925.7億元,下降24.1%,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1.6%。
 
4、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逐步落地,大豆、豬肉、棉花等商品自美進口增長迅速。一季度,自美進口農產品355.6億元,空運報價 海運價格,增長1.1倍。進口豬肉16.8萬噸,增加6.4倍,價值30.4億元,增長16倍。
 
5、加工貿易下滑較快,但一般貿易優於整體。一季度,加工貿易進出口1.56萬億元,下降12.4%,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下降5.7%,降幅小於總體。
 
6、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繼續保持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其中,通過海關跨境電商治理平台進出口增長34.7%,市場采購方式出口增長50.9%。
 
7、中西部成為穩定我國外貿發展的重要氣力。一季度,我國東部地區外貿進出口5.28萬億元,下降7.5%,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04萬億元,隻下降2.1%,占比提升。
 
8、民營企業進出口降幅小,比重提升。一季度,我國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下降2%,比整體降幅小了4.4個百分點。3月份當月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5%,成為帶動3月份當月外貿好轉的主要氣力。
 
3月進出口額同比雙雙優於市場預期
 
▲▲▲
 
早前路透社綜合31家機構猜測中值,預估中國3月份出口額將同比下降14%;華爾街日報則預計將下降15.9%。進口方麵,路透社以及華爾街日報曾分別預計3月份進口額下降9.5%以及10%。
 
據海關總署統計,按人民幣計算,中國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額1.29萬億元,下降3.5%。進口方麵則表現為不降反升。
 
對此,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分析以為,國內供給能力是3月出口回升的關鍵。3月以來國內進進“內防反彈+外防輸進”的防疫後期,疫情擾動下降,企業複工複產有序進行,供給能力的回升成為出口數據走高的主要原因,彼時疫情全球擴散範圍有限,海外衝擊對外需的擾動較小。進口方麵,內需回升是進口數據回升主因,基建、消費、地產等方麵均有高頻數據和微觀事實得以印證。同時,基於預防性進口、海外供給中中斷、國內需求回升等預期,國內進口商的搶進口行為也帶動了進口數據回升,鐵礦砂、原油、煤、大豆、進口豬肉等部分原材料與農產品進口已有顯現。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一季度鐵礦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類等重點民生消費品進口較快增加。其中,進口煤9577.8萬噸,增加28.4%;進口豬肉95.1萬噸,增加1.7倍;進口牛肉51.3萬噸,增加64.9%。此外,受疫情影響,我國進口醫藥材及藥品619.1億元,增長14.8%。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從中心到地方,一係列支持出口企業渡難關的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支持了外貿企業盡快複工複產,前期因延期複工積存的出口訂單陸續交付是出口好於預期的主要原因。進口修複較好的背景是,隨著國內產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逐步恢複,我國強大的國內市場潛力逐步開釋。
 
外貿轉好持續性如何?
 
▲▲▲
 
隨著海外疫情發展,穩外貿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緊迫的位置。國常會一個月內四次對“穩外貿”作出安排部署。隨著一季度數據出爐,市場更加關注外貿形勢穩住了嗎?向好形勢持續性如何?
 
對此,李魁文表示,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固然下降了6.4%,但降幅較前2個月明顯收窄3.1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有所回升。但當前疫情還在加快蔓延,千航貨運 空運價格,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衝擊。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猜測今年全球經濟將發生衰退,世界貿易組織也猜測今年全球貨物貿易下滑較大。“國際市場的需求萎縮必然會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衝擊,外貿新訂單減少等題目開始逐步顯現,我國外貿發展麵臨的困難不收留低估。”李魁文說。
 
李魁文舉例說,疫情對一些地區、一些行業也會有不同影響。比如廣東、江蘇一季度外貿呈現兩位數下滑。從一些商品的情況來看,機電產品出口下降11.5%,還有一些重點行業,比如手機出口下降10.8%。從這個角度來看,相關影響需要大家從不同角度作進一步分析和觀察。
 
從短期來看,李超以為,進出口貿易總額仍將承壓,短期出現衰退式順差或小幅逆差的概率較高。二季度,歐美經濟受疫情衝擊愈加嚴重,縱然G20在內的眾多經濟體已經出台一係列貨幣與財政刺激,但難以改變短期全球經濟下行方向,預計二季度將是全球GDP的全年最低點,海外需求下行可能拖累未來出口增速,外貿訂單的減少已經逐步開始顯現,預計3月出口數據環比大幅回升較難持續。同時,國內需求回升確定性較強,有助於進口修複,但預計海外供給受挫將成為限製因素,可能壓製進口數據。
 
解運亮也表示,前期積存訂單陸續交付,對出口的提振僅是暫時性的,出口下行壓力並未解除。
 
從全年來看,李魁文誇大,中國的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我們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將疫情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降至最低。
 
東盟成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因素不隻英國“脫歐”
 
▲▲▲
 
根據海關總署統計,一季度,我國對疫情形勢嚴重的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下降10.4%、18.3%,對疫情形勢相對緩和的日本和韓國進出口分別下降8.1%和5.7%。3月份,對日韓貿易好轉,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3%和3.4%,一季度我們對東盟進出口逆勢增長。
 
從前兩月數據公布以來,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貿易夥伴的座次變化原因在多個場合被提及。當日的發布會上,李魁文具體解釋了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額促成因素。
 
李魁文說,今年一季度,疊加英國“脫歐”因素,東盟以1154.1億元的上風取代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具體來看,有四個因素促成了東盟位次提升。
 
一是今年一季度我國與東盟集成電路進出口大幅增長,拉動我國與東盟外貿整體增長了3.3個百分點。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一部分,我國與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東盟國家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日趨緊密。
 
二是我國與東盟的能源合作與貿易提速,拉動我國與東盟外貿整體增長1.7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我國與東盟原油進口和成品油出口增長合計拉動對東盟外貿增長1.3個百分點,煤炭進口拉動對東盟外貿增長0.4個百分點。
 
三是對越南、馬來西亞進出口發揮“龍頭”作用,拉動我對東盟外貿整體增長5.6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我國與越南進出口增長18%,對越南進出口的規模位居東盟各國的首位,比重達到25.8%,增速高出與東盟整體外貿增速11.9個百分點。
 
四是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全麵生效,也促進了對東盟農產品出口的增長。《議定書》對所有協定成員全麵生效,在原產地規則、貿易通關規定、服務貿易、投資領域等方麵都降低了門檻,進一步開釋自貿區實施的紅利,有力促進了農產品貿易發展。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東盟出口農產品284.5億元,增長8.4%,拉動對東盟整體出口0.4個百分點。
 
近期部分商品自美進口出現良好的增長勢頭
 
▲▲▲
 
市場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履行情況也十分關注。疫情發生以來,對於中國如何達到在中美貿易一階段協定中所達成的采購目標的討論十分激烈。
 
從一季度數據來看,中美貿易總值6680.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8.3%。從出口商品看,一季度我國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2925.7億元,下降24.1%,占同期對美出口總值的61.6%。在進口方麵,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逐步落地,大豆、豬肉、棉花等商品自美進口增長迅速。
 
李魁文表示,隨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逐步落地,雙邊經貿出現了一些積極因素,尤其是近期部分商品自美進口出現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但同時也應當看到,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今年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的影響,一季度對美出口下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

米兰体育全站
國際空運
國際海運
國際快遞
跨境鐵路
多式聯運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詳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廣州 南非 26 22 16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詳情
寧波 歐洲 37 27 23 詳情
香港 南亞 30 27 25 詳情

給我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