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回熱提振出口,1月份恐難享貿易協議紅利——江海證券
新聞 | 2020-05-08 17:32
主要內收留:
據報導中美經貿已經達成初步協議,中美貿易題目緩和板上釘釘。本篇專題將會回顧本次貿易題目,探究中美貿易題目緩和對我國出口帶來的影響,同時關注未來一年美國大選的幾個關鍵時間點。
2018年6月至今,美國總共進行了3輪加征關稅的操縱。分輪次來看,美國分別對價值約為500億、2000億以及3000億的商品加征關稅。第一輪加稅清單,可以分為340億加稅清單以及160加稅清單,當前加征關稅的稅率為25%。第二輪的2000億加稅清單,加征關稅稅率同樣為25%。第三輪加稅清單中,1200億商品清單加征關稅稅率為15%,1600億商品根據中美貿易談判暫停加征關稅。
第一輪:500億清單:2018年6月15日,美方公布500億清單,加征關稅稅率為25%。
第二輪:2000億清單:2018年9月24日,美方對2000億清單加征10%關稅稅率。次年5月10日,USTR將該清單稅率提升至25%。
第三輪:3000億清單:2019年8月28日,USTR計劃對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5%的關稅,並將分兩批實施(2019年9月1日和12月15日)。
綜合來看,我國對美出口的商品,機電產品占比近半,勞動密集型產品約占1/5,鋼鐵製品、光學照相等設備、有機化學品出口規模位居前列。
2019年9月中旬起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開始邊際回熱,究其原因,其一是關稅排除清單確有利好出口,
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出口美國商品的同比增速變化的時滯性在1-2個月左右;其二則是受製於美國總統大選,美方對於中美貿易回熱的訴求日益強烈,因此其在經貿協議上表現出十足的誠意。僅僅是9月中旬至今的3個月時間裏,美方就公布了9批關稅排除清單。除此之外,美方9月12日推遲關稅稅率的上調(從25%上調至30%)實行時間,10月15日暫緩對華加征關稅,近期更是在互聯網上單方麵爆料協定簽署日期,無不表明美方訴求之強烈。
根據我們統計,出口美國商品的同比增速變化的滯後排除清單公布日期1至2個月。從大趨勢上來看,2019年4季度免稅清單頻出能夠在一定程度我國提振出口。從邏輯上來講,在排除清單公布之後,相關企業才會選擇增加相關商品的出口。2018年12月USTR第一次公布排除清單,清單包括3個稅號下的完全排除產品以及28項部分排除產品。在此利好影響之下,
跨境鐵路
國際物流,2019年1月該清單商品出口同比增速跌幅收窄3個百分點。2019年5月USTR公布的第四批排除清單更是包含5個稅號下的完全排除產品以及35項部分排除產品。受此影響,同年7月該清單商品出口同比增速跌幅收窄18個百分點。因此,2019年4季度美國頻繁公布關稅排除清單,對2019年4季度的出口數占有一定的提振。
展看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由於USTR針對1200億商品清單降稅落地的時間尚未可知,本次經貿協議極有可能會將部分商品的稅率調低至7.5%。樂觀估計,本次協議將會3700億清單的稅率下調至7.5%的水平。從盡對的征稅額來看,3700億清單按7.5%稅率計算的征稅額小於2019年1月2500億清單的征稅額。然而,由於經貿協議落地的時間最早是1月中旬,考慮到1月下旬為春節,節前“搶出口”仍將受加征關稅影響,因此我們以為USTR公布的排除清單還是影響2020年1月對美國出口的主導因素。
根據我們估算,1月2000億清單商品受到往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單月同比增速有看回正,500億清單商品則主要受到關稅排除清單利好影響,單月同比跌幅有看收窄至-5%左右,1200億清單商品受到加征關稅影響,單月同比跌幅雖小幅收窄,但仍維持低位。綜合來看,1月5500億清單出口單月同比增速跌幅收窄至-0.5%左右,對美國出口單月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0%。
固然中美接近簽署一階段經貿協議,但是最新一期的關稅排除清單我們發現美國貿易政策又有邊際收緊的跡象。因此,中美貿易題目反複,將會是未來幾年的主旋律。由於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決定美國總統花落誰家的幾個關鍵時間點,都是影響中美貿易的潛伏變量,值得我們關注。因此,我們羅列以下幾個時間點,以供讀者參考:2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第一槍、7月-8月確定總統候選人、11月3日確定總統選舉人、12月14日票選美國總統。
據報導中美經貿已經達成初步協議,中美貿易題目緩和板上釘釘。本篇專題將會回顧本次貿易題目,探究中美貿易題目緩和對我國出口帶來的影響,同時關注未來一年美國大選的幾個關鍵時間點。
美國加征關稅回顧
2018年6月至今,美國總共進行了3輪加征關稅的操縱。分輪次來看,美國分別對價值約為500億、2000億以及3000億的商品加征關稅。第一輪加稅清單,可以分為340億加稅清單以及160加稅清單,當前加征關稅的稅率為25%。第二輪的2000億加稅清單,加征關稅稅率同樣為25%。第三輪加稅清單中,1200億商品清單加征關稅稅率為15%,1600億商品根據中美貿易談判暫停加征關稅。
第一輪:500億清單
2018年6月15日,美方公布500億清單,加征關稅稅率為25%。其中340億加稅清單於2018年7月6日正式實行,剩餘160加稅清單於2018年8月23日正式實行。第一輪500億清單所涉及的商品中有70%-80%為機電產品。根據計算,340億清單中機械用具(52%)、電氣設備(27%)、光學照相設備(14%)、車輛等運輸設備及其零部件(9%)等商品占比最高。而160億清單則主要包括了電氣設備(53%)、塑料及其製品(16%)、機械用具(15%)等商品。該清單中機電產品的占比要明顯高於我國整體出口中機電產品所占的比重,
國際貨運
空運價格,且清單主要涉及的是飛機、輪船的發動機、機床、醫療設備等精密儀器,這體現出美方此舉也旨在遏製我國機電行業發展。
第二輪:2000億清單
2018年9月24日,美方對2000億清單加征10%關稅稅率。次年5月10日,USTR將該清單稅率提升至25%。由於2000億美元約占我國2018年對美出口的40%,因此這張加征清單涵蓋的商品種別明顯要廣於500億的清單,而且對我國具有相對上風的勞動密集型產品(20%以上)等消費品及鋼鐵製品(4%)等中間品的加征規模明顯進步。其中,機電產品占比仍然最高,約占該商品清單總規模的45%(電氣設備25%,機械用具20%)。
第三輪:3000億清單
2019年8月1日,USTR計劃對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的關稅。8月28日,USTR公布稅率由原定的10%進步至15%,並將分兩批實施(2019年9月1日和12月15日)。除此之外,USTR擬將2500億(340+160+2000)美元關稅稅率從25%進步到30%,並於2019年10月1日生效。從3000億清單來看,9月1日加稅的產品,占比前三是分別是電機電氣(20%)、機械設備(13%)、針織服裝(12%),這些產品總價值約1200億美元,不到3000億清單的一半。而推遲到12月15日後才麵臨10%關稅的,占比前三是電機電氣(40%)、機械設備(13%)、玩具(14%),價值約1600億美元。
綜合來看,我國對美出口的商品,機電產品占比近半,勞動密集型產品約占1/5,鋼鐵製品、光學照相等設備、有機化學品出口規模位居前列。2018年我國對美出口中,共有1520億美元(28%)的電氣設備(主要包括手機、集成電路、顯示器、雷達、電動機發電機等),有1164億美元(22%)的機械用具(包括電腦、辦公機械如打印機,農業機械如割草機,產業機械如起重機、鑽探機械、煉鋼用的轉爐等,以及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此外,家具(6%)、玩具(5%)、塑料及其製品(4%)、服裝(3%)、鞋靴(3%)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也合計約占我國對美出口的20%左右。汽車、鋼鐵製品、光學照相等設備、有機化學品的出口規模都排在了前十。
9月中旬之後中美貿易題目緩和,提振出口
2019年9月中旬起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開始邊際回熱,究其原因,其一是關稅排除清單確有利好出口,出口美國商品的同比增速變化的時滯性在1-2個月左右;其二則是受製於美國總統大選,美方對於中美貿易回熱的訴求日益強烈,因此其在經貿協議上表現出十足的誠意。僅僅是9月中旬至今的3個月時間裏,美方就公布了9批關稅排除清單。除此之外,美方9月12日推遲關稅稅率的上調(從25%上調至30%)實行時間,10月15日暫緩對華加征關稅,近期更是在互聯網上單方麵爆料協定簽署日期,無不表明美方訴求之強烈。
根據我們統計,出口美國商品的同比增速變化的滯後排除清單公布日期1至2個月。從大趨勢上來看,2019年4季度免稅清單頻出能夠在一定程度我國提振出口。從邏輯上來講,在排除清單公布之後,相關企業才會選擇增加相關商品的出口。由於USTR針對340億清單公布的排除清單次數最多,並且發生時間較為分散,可以作為我們研究排除清單對我國出口變化代表性指標。2018年12月USTR第一次公布排除清單,清單包括3個稅號下的完全排除產品以及28項部分排除產品。在此利好影響之下,2019年1月該清單商品出口同比增速跌幅收窄3個百分點。2019年5月USTR公布的第四批排除清單更是包含5個稅號下的完全排除產品以及35項部分排除產品。受此影響,同年7月該清單商品出口同比增速跌幅收窄18個百分點。2019年5月以及2019年9月,由於存在額外加征關稅或者是進步關稅稅率的事件衝擊,排除清單的作用並不一致。但是假如我們觀察160億清單以及2000億清單就能發現排除清單整體上是能夠提振我國出口。因此,2019年4季度美國頻繁公布關稅排除清單,對2019年4季度的出口數占有一定的提米兰体育全站振。
展看中美經貿第一階段協議,由於USTR針對1200億商品清單降稅落地的時間尚未可知,本次經貿協議極有可能會將部分商品的稅率調低至7.5%。樂觀估計,本次協議將會3700億清單的稅率下調至7.5%的水平。從盡對的征稅額來看,3700億清單按7.5%稅率計算的征稅額小於2019年1月2500億清單的征稅額。然而,由於經貿協議落地的時間最早是1月中旬,考慮到1月下旬為春節,節前“搶出口”仍將受加征關稅影響,因此我們以為USTR公布的排除清單還是影響2020年1月對美國出口的主導因素。
根據我們估算,1月2000億清單商品受到往年同期低基數影響,單月同比增速有看回正,500億清單商品則主要受到關稅排除清單利好影響,單月同比跌幅有看收窄至-5%左右,1200億清單商品受到加征關稅影響,單月同比跌幅雖小幅收窄,但仍維持低位。綜合來看,1月5500億清單出口單月同比增速跌幅收窄至-0.5%左右,對美國出口單月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0%。
美國大選對中國出口的影響
固然中美接近簽署一階段經貿協議,但是最新一期的關稅排除清單我們發現美國貿易政策又有邊際收緊的跡象。因此,中美貿易題目反複,將會是未來幾年的主旋律。固然近期USTR對340億美元關稅第一批排除清單有效期進行延長,但是在原清單的31項產品中,僅有6項產品的排除有效期獲得延長。由於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年,決定美國總統花落誰家的幾個關鍵時間點,都是影響中美貿易的潛伏變量,值得我們關注。因此,我們羅列以下幾個時間點,以供讀者參考。
1、2020年2-6月預選。2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將在愛荷華州打響第一槍,同時愛荷華州身為美國重要的農業出口州,想要贏得該州的支持,中美貿易題目緩和勢在必行。
2、2020年7-8月各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確定總統候選人。2020年7-8月,兩黨將分別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投票確定本黨總統提名候選人,並由總統候選人提名副總統候選人。
3、總統候選人競選。兩黨全國代表大會後,兩黨總統候選人將開展持續8-9周密集的競選運動以爭取選票。
4、2020年11月3日全國選民投票選出總統“選舉人”。全國選民投票日,即大選日,美國選民將在各州指定地點投票,選出支持的總統以及選舉人團。
5、2020年12月14日“選舉人”成立選舉人團投票表決正式選舉總統。選舉人投票日,各州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在該州普選得票較多的候選人將會獲得該州全部選舉人票。贏得選舉人票超過總數的一半(270張)的候選人將當選總統。
6、2021年1月20日總統就職儀式。選舉年次年的1月,總統將舉行就職儀式宣誓就職,美國的總統選舉於此宣告結束。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屈慶債券論壇。文章內收留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態度。投資者據此操縱,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國際物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jin) 為(wei) 傳(chuan) 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係我們(men) 修改或刪除,多謝。